国共合作的背景

2022-01-23来源:海文考研

 

 

实行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

首先,*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势力又卷土重来,国内各派军阀之间的纷争也进一步扩大,社会矛盾日益加深,人民生活更趋恶化,“打倒列强,除军阀”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强烈愿望。

其次,1922年6月,孙中山特别倚重的粤军首领陈炯明发动武装叛乱。帝国主义和国内各派军阀乘机对他落井下石,孙中山陷入空前的窘境。在这个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共产国际和苏俄都向他伸出友谊之手。孙中山的思想由此发生了重大的转变。7月,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会议作出了关于建立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1923年1月,孙中山和苏俄代表越飞联名发表《孙文越飞联合宣言》,标志着孙中山联俄政策的确立。所以,在二七惨案之后,中国共产党决定采取更为积极的步骤去联合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6月,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

最后,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内容,强调对外实行中华民族的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民权主义中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把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后来又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并提出要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这个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大会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这样,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就标志着*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工作办法 经济与管理 建筑学 学科思政专硕考研

 

(内容来源于网络,由海文考研收集整理,侵权必删!)

热门关注

 

上一篇: 超全政治考点汇总
下一篇: 思修道德观核心考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