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学坚持“三个聚焦”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2021-03-12来源:海文考研

 

 

青海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教*部和青海省有关部署要求,明确目标,创新思路,强化落实,全力推进各项扶贫工作落地见效,助力帮扶村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提高政治站位,完善工作机制。学校将扶贫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党委书记*一责任人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责任。定期召开党委会听取扶贫工作汇报,每半年各召开一次全校扶贫工作推进会和经验交流会。学校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带队赴定点帮扶村走访调研,落实结对帮扶相关工作。实行党组织结对共建帮村,党员干部结对认亲帮户的“双帮”工作机制。各帮扶院系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将扶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党组织书记靠前指挥,落实责任。选优配强*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强化组织领导和工作对接;出台《进一步加强*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帮扶力量的十项措施》,做好干部的日常管理工作,让干部安心在扶贫村开展工作。定时组织召开*一书记派出单位帮扶联席会议,指导定点帮扶村及驻村扶贫工作队做好脱贫攻坚政策宣传和落实工作。

青海大学坚持“三个聚焦”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聚焦教育扶贫,致力扶智扶志。强化帮扶院系党委书记和驻村干部的教育培训,通过召开村民大会、村两委会等多种形式,深化学习教育,提升村民思想意识。依托“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建设以科技特派员为主体的“三农”服务队伍,努力培养高素质、善沟通、精业务、懂政策、会推广、能示范的基层农牧业技术推广工作者。开展“两讲三促”百日活动,*一书记及扶贫工作队通过深入田间地头、制作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全面宣传党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和政策举措。依托“学校、试验示范站、分布式服务站”培训体系,每年开设基层农牧民技术培训班200余场,累计培训近万人,帮助贫困户树牢“致富光荣、脱贫骄傲、奋发自强”的思想观念。

聚焦科技扶贫,服务产业发展。依托学校春油菜、马铃薯、蚕豆、枸杞、冷水鱼、牧草等青海省十大农牧业科技创新平台,以“三区三州”为优先扶贫区,以科技助力产业扶贫为目标,以培育和发展产业为重点,打通传统牦牛、藏羊养殖向现代养殖转型的可行路径,构建适合青海牧区的犊牛、羔羊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大幅度提高犊牛、羔羊成活率。牦牛和藏羊高效养殖新技术在省内5个州15个县推广应用,新增产值17.46亿元。针对黄河、青海湖等流域珍稀濒危鱼类,积极开展人工繁殖、增养殖和新品种培育工作,年提供10万尾新品种鱼苗。在西宁、海东、黄南等地建立黄芪、党参、党归、大黄种苗培育基地,积极开展中藏药特色品种选育扩繁,不断促进优势产业的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近三年,在全省藏区21个县区推广农畜品种30余个、高效种养技术20余项,累计带动贫困区增收40亿元,受益贫困家庭10万户,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聚焦健康扶贫,真情惠及民生。发挥学校高原医学、藏医药学等学科专业和附属医院优势,推行送医送药、下乡义诊,构建常态化健康扶贫机制。建立包虫病、肿瘤专科联盟等医疗联合体,联合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国医师协会,实施“健康中国医师行动”健康扶贫包虫病攻坚计划和“2020年包虫病清零计划”。充分发挥学校人才和科研优势,在包虫病的诊疗领域不断创新,开展泡型包虫病的微波及射频治疗,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至目前,累计投入300余万元,筛查扶贫村患者2500余人,对800名包虫病患者免费实施医疗救治,公益救助千余人次,免费提供药物1000余盒,发放各类宣教资料万余份。

 

海文考研的老师聊一聊。

 

 

工学 法学院 文物与博物馆 统计硕士

 

(内容来源于网络,由海文考研收集整理,侵权必删!)

 

上一篇: 郑州大学坚持守正创新 努力办好思政课程
下一篇: 贵州大学构建“456”模式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