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考研必须掌握的理论(三)

2021-12-27来源:海文考研

 

 

一、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社会工作考研必须掌握的理论(三)

   家庭生命周期(Family Life Cycle)(也可译为它的生命循环、家庭生活历程)是家庭依照一定的轨道形成、发展、分裂出新的家庭,直至母家庭消亡的全过程。


家庭生命周期的划分根据不同的划分依据可以做不同的划分。

美国学者Duvall(1977)以孩子为主线,对一个完整的中产阶级的美国家庭的生命周期提出一种八阶段论的说法这八阶段是:

(1)*一阶段是新婚未生育期(2)年;

(2)第二阶段是老大出生至老大两半,(2.5年);

(3)第三阶段是家中有学龄前的小孩,老大两岁半至六岁,属于“混乱期”(3.5年);

(4)第四阶段是家中有学龄中的小孩,老大六岁至十三岁(7年);

(5)第五阶段是家中有青少年阶段的小孩,老大十三岁至二十岁(7年);

(6)第六阶段是孩子陆续离开家庭,俗称“发射中心期”(8年);

(7)第七阶段是由家庭空巢期至退休,“中年危机期”(15年左右);

(8)第八阶段是由退休至夫妇两人都死亡(10至15年左右)。


彭怀真将家庭生命周期和个人生命周期相结合考察:

18-26    步入成年世界:建立自主、符合社会规定的完成学业、立业、成家。

26-30    过渡期:成家、婚后混乱期、认定目标、思考前程、改变。 

30-42    安定期:在社会中逐渐爬升、建立地位和声望。

42-50    中年过渡期:评估、反省、改变或肯定目标。 

50-60    安定期:迈向事业巅峰、更年期。 

60-65   逐步退休 

65-死亡   退休老年期 


彭怀真根据妇女和儿童所遇到的主要问题来划分阶段:

(1)新婚家庭,相关的妇女与儿童问题是:婚姻调适、性骚扰、就业妇女单身条款的压力;

(2)有幼年子女的家庭,相关问题是:儿童照顾疏忽、妇女受虐、就业妇女托儿压力;

(3)有学龄子女的家庭,相关问题是:儿童虐待、妇女就业、子女反抗;

(4)有青春期子女的家庭,相关问题是:性虐待、妇女二度就业;

(5)有年轻成年子女的家庭,相关问题是:性别歧视、妇女健康;

(6)子女成长独立后的家庭,相关问题是:贫穷女性化、妇女更年期;

(7)老年人家庭,相关问题是:贫穷女性化,寡居心理调适。    


王思斌把我国的家庭生命周期大致划分为五个阶段:

新婚期(2年左右),从结婚到生育*一个孩子;

育儿期(5到6年),从生*一个孩子到最后一个孩子上小学;

教育期(15年左右),从孩子上小学到孩子独立;

向老期(20年左右),子女相继离家;

孤老期(10到15年),夫妻中只剩一人直至该家庭生命终结。  


   家庭生命周期的概念提供了一个了解家庭发展脉络的线索,对实务工作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个家庭发展阶段的脉络,可以使社会工作者更加了解一个家庭一般的行为形态,以及这个家庭面对危机时可能出现的反映,这一过程中的转折点为家庭社会工作者提供了关注和介入家庭的时机。


二、 家庭系统理论

   家庭是按照一定的互动规则而运作的系统。这个系统由若干个子系统组成,而整个家庭系统本身又是一个大于各子系统互动之总和的大系统,它们彼此之间也存在互动与相互依赖的关系。家庭成员之间在互动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不成文的规则,而这些规则规范了家庭成员的权利义务关系,形成了家庭的秩序。家庭系统具有平衡机制,即当家庭受到突发事件影响而面临威胁时,家庭会自行调动各种资源来使家庭回复平衡。    
了解家庭系统理论需要把握以下7个核心概念和6个核心要素:

(一)7个核心概念
1.系统是按照高低层级组成的,每一较高层次的系统都包含较低层次的系统,并提供低层次系统生存的环境。
2.家庭规则。家庭是一个规则管理的系统,通过讯息的交换,经过多次的尝试而界定的权利义务和彼此关系。家庭规则决定了人类行为的模式,提供互动模式,并成为家庭形成其各自传统的基础,这些规则是建构和维持家庭成员关系的公式,在健全的家庭中,规则可帮助家庭形成次序和稳定,同时允许家中成员在变动的环境中改变。
3.家庭恒定作用。恒定作用表示不管外在环境如何改变,个体总是会维持一个稳定平衡的状态。Jackson指出就家庭而言,平衡意指一个体系围绕中心趋势而维持动态均衡的倾向,只要家庭面临威胁时,就会运作来回复它的均衡,但因此家庭的平衡机能也会将行为限制在狭窄的范围内。彭怀真指出,在家庭中,恒定作用指的是:发生在家庭中,协助内在平衡的持续和动力过程。只要家庭面临威胁时,就会运作以恢复它的平衡。通常在某种范围内,系统本身会维持平衡,但当改变来的太突然,或超过了系统所能忍受的极限时,就会产生具有对抗性的反应。专业人员的辅导治疗就是要帮助这些家庭走向更有弹性和开放,否则成员将会深陷其中而无能为力。
4.回馈。指过去行为的结果再和次进入大系统,产生控制系统运作的一种情况。回馈可分为正向和负向,前者是指那些增加改变的力量,后者则是指减少改变的力量,正向回馈力量越大,恒定作用越小,系统越趋于不稳定。
5.讯息。Bateson(1972)对讯息下了一个简单的定义:“a difference that makes a difference”,当新讯息的接收者改变其对环境的知觉,并修正其行为时,这些差异反过来会影响原本的环境。家庭中、家庭间和外在世界的讯息交换,有助于减少不稳定性,避免系统失序。
6.副系统。是指在一整体的系统中,具有执行特殊的功能或过程的部分。主要有五方面:生活价值、关系组合、权利运作、生活规则及家庭、气氛。家庭中最持久的副系统是夫妻、父母和手足之间的。每个家庭成员同时属于几个副系统,彼此之间具有互补性的关系。
7.领域(界限)。指将系统、次级系统或个人与外界环境分离的一道隐而不见的界限。与领域有关最重要的观念是渗透性,据此可把系统分为开放系统、封闭系统。家庭系统多数是开放系统,少数家庭倾向是封闭系统。越是开放的家庭系统,可以更多地容许信息的自由进出,能够在适应外界的同时发展和愿意改变自己,而封闭的系统不允许信息的进出,则会面对适应不良,功能失调等问题。  

(二)6个核心要素
1.家庭作为个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家庭不是家庭成员的简单相加,而具有作为一个整体的运行规则。
2.家庭系统努力维持改变与稳定之间的平衡。家庭系统既处于不断改变中,又处于稳定的寻求中,需要维持两者的平衡。
3.家庭系统中每一名成员的改变都会影响所有其他家庭成员。家庭系统是一个整体,成员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其中任何-一名成员改变都会影响其他成员。
4.家庭成员的行为遵循相互影响的循环因果原则。家庭系统遵循的是一种循环影响的原则,即A影响B, B同时也在影响A。
5.每个家庭系统既包含很多次系统,又归属于更大的社会系统。系统与系统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家庭也二一样,它是更大的系统的组成部分,如社区就是由很多家庭组成,而家庭本身又包含更小的次系统,如夫妻、亲子等。
6.家庭系统依据已经建立的规则运行。一旦家庭系统建立了运行规则,就会按照已经建立起来的规则运行。
显然,家庭系统理论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理解整个家庭适行规则的服务相架,让会工作者避免陷人用单个家庭成员的理解替代整个家庭理解的图意。

 

 

社会工作考研 社会工作 报考条件 复习小技巧

 

(内容来源于网络,由海文考研收集整理,侵权必删!)

热门关注

 

上一篇: ?企业偏见?双非研究生还有出路吗?
下一篇: 该不该为了研究生学历选择一个冷门的专业考研?